接下來的兩周,王楚欽幾乎每天都來。木晴晴嚴格按照方案為他調理,態(tài)度專業(yè)而疏離。她不再主動詢問他的比賽或生活,只在必要時給出醫(yī)學建議。
奇怪的是,她越是保持距離,王楚欽停留的時間反而越長。有時他會坐在角落看書,一待就是整個下午;有時則帶著訓練計劃表,邊吃邊做筆記。但他很少主動搭話,木晴晴也就樂得清靜——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一天下午,店里來了幾位省隊的年輕運動員,慕名來找木晴晴咨詢運動損傷的藥膳調理。她熱情接待,詳細講解每種藥材的功效和搭配原理。
"木老師懂得真多!"一個扎馬尾的女孩崇拜地說。
木晴晴笑著搖頭,"叫老師太嚴肅了,叫我晴晴姐就行。"她拿出一包配好的藥材,"這個你們帶回去,訓練后煮水喝,能緩解肌肉酸痛。"
"真的嗎?太感謝了!"幾個年輕人圍著她,問題一個接一個。木晴晴耐心解答,甚至現場演示了幾個簡單的穴位按摩手法。
正熱鬧時,門鈴響起。王楚欽走了進來,看到被圍住的木晴晴時明顯愣了一下。木晴晴沖他點頭示意,繼續(xù)講解。
"...所以當歸和黃芪的比例很關鍵,多了容易上火..."
她余光瞥見王楚欽沒有像往常一樣去角落座位,而是站在不遠處,似乎在聽她講解。這讓她有些分心,差點說錯配方。
"晴晴姐,我們下周還有比賽,能再來請教嗎?"臨走時,馬尾女孩期待地問。
"當然可以。"木晴晴笑著送他們到門口。
回到店內,她發(fā)現王楚欽還站在原地,表情有些奇怪。
"您今天還是老樣子?"她盡量自然地問。
王楚欽點點頭,突然問:"你經常接待運動員客戶?"
"嗯,最近多了一些。"木晴晴走向廚房,"省隊陳教練推薦的。"
王楚欽沒再說話,但那天他在店里待得比平時都久,臨走時還罕見地主動道別。
第二天,木晴晴收到了王楚欽發(fā)來的第一條非預約短信:「隊醫(yī)想請你下周來基地做個藥膳講座,有時間嗎?」
木晴晴盯著手機屏幕,心跳如鼓。這是他們第一次在藥膳館之外有交集。她反復輸入又刪除,最終回了一個簡潔的:「好的,具體時間您定?!?/p>
很快,他回復:「下周三下午三點,我來接你?!?/p>
木晴晴把手機按在胸口,深呼吸幾次才平靜下來。這是工作,她提醒自己,純粹的專業(yè)合作。
但為什么,僅僅是看到"我來接你"四個字,她就忍不住嘴角上揚呢?
周三那天,木晴晴選了最職業(yè)的藏青色套裝,把頭發(fā)一絲不茍地扎成馬尾。她告訴自己,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專業(yè)交流,與王楚欽本人無關。
當他的黑色SUV準時停在店門口時,木晴晴還是感到一陣緊張。上車后,狹小的空間里彌漫著淡淡的松木香,和王楚欽身上特有的氣息——一種混合了薄荷沐浴露和汗水的氣息,奇怪的是并不難聞。
"資料都準備好了?"他問,眼睛看著前方道路。
"嗯。"木晴晴拍了拍公文包,"按您說的,主要講運動后恢復的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