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夏以晝就像開啟了一場“生活直播”,將自己的一舉一動都細致地分享給祁夢。
清晨,第一縷陽光才剛剛灑進房間,夏以晝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機,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擊著。
夏以晝夢夢,今天早上起來看見一只小貓咪,特別乖喔,我還給它吃了貓糧。
緊接著,他熟練地點擊拍攝按鈕,一段生動的視頻便被發(fā)送了過去。視頻里,一只毛茸茸的橘黃色小奶貓正埋著頭,吃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發(fā)出滿足的“嗚嗚”聲,那憨態(tài)可掬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到了中午,夏以晝結(jié)束了手頭的事情,又立馬開啟了“分享模式”:
夏以晝我來吃飯啦!今天吃了面,面有點黏黏糊糊的不好吃,所以我又吃了一點面包。
為了讓祁夢更有代入感,他還精心拍攝了一張照片,照片里一碗看起來有些糊的面和一旁擺放整齊的面包,似乎在無聲地訴說著這頓午餐的“曲折”。
午后,夏以晝在散步時,被路邊一棵奇特的樹吸引住了目光。他興奮得像個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孩子,趕緊掏出手機拍照,然后飛速發(fā)送給祁夢:
夏以晝夢夢我看見一顆特別特別奇怪的樹,你看!
那棵樹的枝干扭曲盤旋,像是被一雙無形的大手精心雕琢過,充滿了神秘的藝術(shù)感。
絕大部分時候,祁夢每天早上起床,映入眼簾的便是夏以晝那一連串的分享。即便時間緊張,她也會耐著性子,一個一個認真地看,一條一條用心地回復(fù)。無論是對小貓咪的夸贊,還是對那碗失敗面條的調(diào)侃,又或是對怪樹的新奇討論,每一次交流都讓他們的心貼得更近。
而兩人一有空閑,就會毫不猶豫地撥通對方的電話。就像夏以晝在游戲里承諾的那樣:能視頻就不電話。在視頻通話中,他們彼此的笑容、眼神,都能清晰地傳遞給對方,那些瑣碎的日常,在這樣的交流中變得無比珍貴,讓祁夢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
祁夢的爸爸媽媽近來可著實有些發(fā)愁。以往,家里的小棉襖祁夢,總是大大咧咧,和他們有說有笑??刹恢獜暮螘r起,她整天抱著手機,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時不時就露出一抹甜笑,周身仿佛都散發(fā)著粉色的泡泡。
祁夢媽媽是過來人,看到女兒這般模樣,心里大概也猜到了幾分,無奈地笑著搖頭,偶爾還會調(diào)侃幾句:
媽媽這丫頭,也不知道在和誰聊得這么開心。
可祁夢爸爸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看著女兒的變化,心里那叫一個不是滋味。
每次瞧見祁夢對著手機笑得眉眼彎彎,他就覺得自己精心呵護的寶貝女兒,好像突然被什么人從身邊搶走了。他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眼神時不時地飄向女兒的房間,又看看坐在一旁悠閑看電視的老婆,滿臉的哀怨。
終于,他忍不住了,重重地嘆了口氣,苦著一張臉,活像個被搶走心愛玩具的大孩子,嘟囔道:
爸爸完了……女兒被拐走了。
那語氣里,滿是失落與不舍,仿佛在宣告著自己專屬“小棉襖”時代的落幕 。 祁夢媽媽聽了,笑著拍了下他的肩膀:
媽媽你呀,女兒長大了,總歸是要談朋友的,別這么大驚小怪。
可祁夢爸爸還是一臉的不樂意,嘴里還在不停地念叨:
爸爸我還沒準備好呢,這才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