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那考題于牌上赫然呈現,薛蟠腦海之中,恰似疾駛之動車,瞬息間,靈光紛至沓來,智慧之火花于其間激烈碰撞、競相迸發(fā)。其筆尖下意識地流淌出一行小字,此乃破題之肇始。
既得破題之徑,遂順勢沿此拓展開去,旁征博引,詳加論證。剎那間,薛蟠但覺文思泉涌,下筆如有神助,“刷刷刷”之聲不絕于耳。他生平從未如此時這般書寫流暢,思路與筆尖仿若水**融,腦海中思緒如飛,筆下即刻應手而書。誠然,此刻所書之草稿,除他之外,旁人實難辨識。然薛蟠并不以為意,只因稍后自會以館閣體工整謄錄于試卷之上。
一題既畢,又及一題。轉瞬之間,七道考題已然答訖。彼時,天色漸趨昏暝。時維初春,氣候尚與冬日相近,夜幕早早降臨。所幸,有軍士適時發(fā)放蠟燭。然此燭較之家常用的大蠟,實有云泥之別。非但短小,且燭火微弱,黯淡無光,更無絲毫香氣。但在此情此景之下,能有燭火照明,已屬難得,豈敢再有他求。
且說薛蟠,較之于他人,頗具獨特優(yōu)勢。古時之人,多有患夜盲之癥者,即便無此疾,光線稍暗,目力便大受影響。而薛蟠則不然,其目力絕佳,雖未臻鷹目之敏銳,卻也相去不遠。此皆得益于他平素勤習武藝,常言高手雙目精光內斂,薛蟠雖尚未達此境界,然應對眼前狀況,卻也綽綽有余。
然而,這一日于薛蟠而言,實非輕松,疲憊之感較他人尤甚。此皆拜那臭號所賜。答題一事,本就極耗心神,若無所事事,薛蟠尚可屏息更久。然實際作答時,每于一題答畢、續(xù)答下一題之際,他偶因氣息難續(xù),憋悶之感猝然而至,幾近崩潰。每每需費好大心力,方能調整過來。此后,每答完一題,薛蟠便稍作休憩。雖說此休憩過程亦非愜意,然他實不愿答題至半途,再遭此等窘況。
待當日考題悉數答完,即便以薛蟠之強健體魄與堅毅精神,亦不禁癱坐于地。不過,回想起今日作答,他又覺頗為滿意。不知是否因極限壓榨潛力之故,薛蟠自覺今日所答較往日似有精進?!澳沁@臭號竟有提神之效”,薛蟠苦中作樂,暗自思忖。但他心中亦明,實不愿再經歷這般情形。所幸,會試乃最后一場,若能高中,便無需再遇此等困境。殿試雖需直面皇帝與大臣,壓力不小,然薛蟠自覺,相較這臭號,實可承受。
尤其在用餐之時,即便封閉嗅覺,僅稍作聯想,便令人作嘔。加之他耳聰目明,距離如此之近,那放水的嘩啦聲及其他聲響,怎能不聞?彼時,薛蟠不禁喟嘆,自身感官太過敏銳,有時并非好事。隨即,他索性連聽覺也一并封閉。
一番苦中作樂之后,薛蟠很快便沉沉睡去。不獨他如此,轉瞬之間,整個考場,除卻巡邏軍士,絕大多數人皆已酣然入夢。不知是否因太過疲憊,考場之上,呼嚕聲此起彼伏,交織成曲。好在眾人聲音錯落,且皆疲憊不堪,倒也未相互干擾。
一夜無話。
次日,考生們在軍士的敲鑼聲中霍然驚醒。剎那間,整個考場彌漫著濃重的起床氣。所幸眾人皆知身處考場,倒未生出亂子。只是整個考場,除薛蟠之外,其余考生皆盡顯疲憊之態(tài),仿佛身體被掏空一般。是以,當軍士巡邏至薛蟠考號時,見他人皆萎靡不振,如霜打的茄子,而薛蟠卻精神抖擻,不禁驚愕萬分。不知情者,還以為此處并非臭號,而是何種洞天福地。
一時間,薛蟠在考場上聲名大噪。
轉瞬之間,會試已近尾聲。經此一番考試,薛蟠之名在整個考場傳得沸沸揚揚。一則因其運氣不佳,被分至臭號,恰似遭掃把星眷顧,換作他人,恐當場崩潰。但薛蟠卻能神色自若,端坐考號之內,心無旁騖地認真應考。單是這份沉穩(wěn)鎮(zhèn)定,便令人心生敬意,覺其有大將之風。
再者,會試所考,非獨學問,運氣、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皆在考量之列,實乃全方位之綜合較量。一場會試下來,不啻于一場大戰(zhàn)。尤其越往后,考生越是精力憔悴,疲憊不堪。此次會試難度較以往更高,愈發(fā)令人難以承受。此時,若放眼望去,考場之中,絕大多數考生萎靡不振,面色蒼白,雙目無神,身形搖搖欲墜。這尚屬狀況較好者,部分考生或因不堪壓力,或因身體抱恙,或因題目過難,難以堅持,中途便被清退。
唯有薛蟠,不知情者,還以為他并非來參加會試,而是前來悠游。每次考試結束,他雖也會精神疲倦,但相較他人,已然好上許多。最關鍵之處在于,次日晨起,他又能精力充沛,仿若重生一般。此人,非薛蟠莫屬。
故而,他在考場上的名聲愈發(fā)響亮,甚至引得諸多考官與軍士,特意至其考號前一探究竟,欲瞻仰究竟是何等神人。要不是此地乃臭號,眾人停留的時間,恐怕更長。換作他人,如此頻繁被打擾,難免受其影響。但對薛蟠而言,連臭號都能忍受,這般動靜又何足為懼。
不唯考場之內,考場之外,亦流傳著薛蟠的傳說。對此,薛蟠雖有所察覺,卻并不十分在意。他自覺此次考試超常發(fā)揮,即便難以躋身一甲,二甲想來應無大礙。心情愉悅之下,連臭號帶來的困擾,似乎也減輕了幾分。
待考試結束,薛蟠如脫韁之馬,第一個飛奔而出,實在不愿在此多作停留。他以最快速度返回梨香院,用下人早已備好的熱水,暢快淋漓地將身體清洗數遍,身上衣物直接命人棄之。一番洗漱之后,薛蟠方覺重獲新生。實因先前衣物與身體沾染的氣味,實在難聞,仿若掉入茅坑,當真迎風臭三丈。
做完這一切,薛蟠又吩咐下人準備一桌豐盛美食,大快朵頤之后,愜意地躺于搖椅之上,靜候放榜之日。
薛蟠等一眾考完且自覺考得不錯之人,自是輕松。但對于考官而言,閱卷絕非易事。時間緊迫,任務繁重,且需謹防出現差錯。不過,若能閱到一篇精彩文章,便如在炎炎夏日食下一塊冰鎮(zhèn)西瓜,令人暢快無比。
相較薛蟠的悠然自得,他人則大不相同。等待放榜的日子,著實煎熬,既無聊又心急。不獨考生如此,其家人亦是這般。
就說薛姨媽,雖薛蟠已告知她自己胸有成竹,但仍無法安撫其心。她整日坐立不安,夙興夜寐,茶飯不思,整個人愈發(fā)憔悴。加之年事已高,若不是靠諸多滋補之物調養(yǎng),長此以往,身體恐怕難以支撐。當然,薛蟠并未告知她自己身處臭號之事,否則,薛姨媽恐怕當場便會暈厥。
不僅如此,王子騰亦派夫人前來詢問薛蟠考試情況。對此,薛蟠只能回應:“煩請舅舅放心,外甥還是有些把握的,一有消息,定當第一時間告知舅舅?!?/p>
而上官家,上官閣老尚算鎮(zhèn)定,然上官文博卻不然。此次,他與薛蟠一同參加考試。相較薛蟠的沉穩(wěn),上官文博顯得坐立不安,整日跑來梨香院,向薛蟠尋求安慰,且念念叨叨,猶如祥林嫂一般。到得最后,薛蟠亦覺厭煩,遂對他說道:“好了,你也不必過于擔憂,若是知曉我的經歷,你定然能寬心?!毖粤T,薛蟠將自己身處臭號之事告知于他。
果不其然,上官文博瞬間轉移注意力,驚呼道:“什么?你竟身處臭號?你便是那傳說中的神人?”
“神人?何所謂神人?”薛蟠對此卻一無所知。畢竟,他每日如閑云野鶴般,在院中曬太陽,并未外出與人交流,自是不知自己已然成為傳說。
上官文博趕忙湊上前,在薛蟠身上嗅了嗅,被薛蟠一巴掌拍開,斥道:“你這是作甚!”
“沒想到,當真沒想到?!鄙瞎傥牟┥舷麓蛄恐?,嘖嘖稱奇。他著實未曾料到,那名聲大噪的臭號神人,竟是自己身邊的薛蟠。這種驚喜之感,難以言表。
經薛蟠此例對比,上官文博心中的憂慮總算減輕幾分。果然,人之快樂,有時確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