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动漫|日本一区二区在线|亚洲第一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pre id="d1l4d"><fieldset id="d1l4d"></fieldset></pre>
    <video id="d1l4d"></video>
  1. <div id="d1l4d"></div>

    話本小說網(wǎng) > 男頻同人小說 > 重生紅樓之薛蟠的另類人生
    本書標(biāo)簽: 男頻同人  男頻年度  紅樓   

    第八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

    重生紅樓之薛蟠的另類人生

    既已下定決心潛心學(xué)問,不可敷衍了事,需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前行。既欲讀書,首要便需將字寫好,一筆好字,于文人而言,至關(guān)重要。

    薛蟠坐于書桌旁,提起筆,依著往昔記憶里先生所授零星之法,緩緩練字??刹豢催€好,一看令人赧顏,他這字,竟比自己在現(xiàn)代隨意用毛筆寫的還差勁,筆畫歪歪扭扭,毫無章法可言,筆鋒運轉(zhuǎn)別扭,仿佛筆桿不聽使喚,寫出之字,猶如鬼畫桃符,凌亂不堪,莫說登大雅之堂,自己瞧著,都覺羞愧萬分,難以示人。

    想來萬事皆需從頭做起,一筆好的書法,于平日與人書信往來,或是科舉仕途之上,增色不少,仿若點睛之筆,能讓文采更顯斐然。尤其身處古代世間,若無一手好字,出門在外,遭人恥笑,被視為胸?zé)o點墨之徒,難入文人雅士之流。

    于眾多字體之中,當(dāng)屬楷體最宜當(dāng)下練習(xí)。且薛蟠志在科舉,楷體字自是最佳之選,其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堪為楷模,契合科舉文章所需之嚴(yán)謹(jǐn)端莊。于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之中,薛蟠獨鐘情于顏體。那顏體之字,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觀之瀟灑飄逸,仿若巍峨高山,令人望之生敬仰,又似滔滔江河,氣勢磅礴,令人賞心悅目,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遂喚貼身丫鬟燕舞,燕舞嬌俏可人,伶俐乖巧,深得薛蟠信賴。薛蟠命其往庫房之中,找尋薛父當(dāng)年所留之字帖,拿來仔細(xì)臨摹,盼借此提升書法功底。

    說起這燕舞,薛蟠艷福不淺,身邊丫鬟皆花容月貌,環(huán)肥燕瘦,各有風(fēng)姿,比起賈寶玉身邊之人,亦是不差分毫顏色。薛蟠初清醒之時,被這陣仗嚇一跳,病中思忖一番,便將身邊諸多丫頭打發(fā)離去,只留下最為貼心、行事穩(wěn)妥的兩個大丫鬟,名曰鶯歌、燕舞。至于香菱,則是在寶釵身邊伺候。

    “爺,字帖拿來了,奴婢不知爺究竟要哪些個,便讓錢嬤嬤將所有字帖皆取了出來,爺您自個兒挑挑看?!蔽催^多久,燕舞捧著好些字帖,蓮步輕移,置于案上,輕聲稟報道。

    薛蟠將諸多字帖一一擺于桌案之上,細(xì)細(xì)觀瞧,其中頗為出名者,有柳公權(quán)之《大唐回元觀鐘樓銘》,字骨力勁健,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透著剛正之氣;顏真卿之《唐顏真卿書顏勤禮碑》,字端正,不失飄逸之風(fēng),筆畫間盡顯雄渾豪邁;王獻之之《地黃湯貼》,筆勢婉轉(zhuǎn),靈動飄逸,有行云流水之韻;歐陽詢之《九成宮醴泉銘》,字體險峻嚴(yán)謹(jǐn),結(jié)構(gòu)精妙,盡顯大家風(fēng)范。

    然薛蟠對顏體情有獨鐘,從中擇取了顏真卿之《唐顏真卿書顏勤禮碑》,捧于手中,細(xì)細(xì)端詳,越看越喜愛,只覺那字仿佛有魔力,吸引目光,愛不釋手,心中暗忖,若能習(xí)得這等書法神韻,日后于科舉場上,亦是一大助力。

    既已擇定字帖,薛蟠自是即刻著手練字。彼年薛蟠雖尚年少,卻已然十四五歲矣,于古時,這般年歲者,皆可成家立室、繁衍子嗣,故而時不我待,自當(dāng)勤勉奮進也。

    遂展開那宣紙,取鎮(zhèn)紙將其攤平,而后正身提毫,端立身姿,屏氣凝神,緩緩臨摹起來。一時間,屋內(nèi)靜謐非常,唯聞燕舞輕磨硯臺之時,衣袖摩挲所發(fā)之聲,此外,再無他響。

    屋外樹上,知了長鳴聲聲,時有丫頭婆子進出,腳步輕移,略起些許動靜而已。

    自此而后,薛蟠開啟了穿越以來首番艱苦卓絕之學(xué)習(xí)生涯。彼時,尚無良師于側(cè)加以悉心教導(dǎo),然薛蟠亦有己身之規(guī)劃。每日晨起,曙光初現(xiàn),天色尚帶著幾分朦朧,薛蟠便著一身輕便衣衫,于院中跑步健體。只見他身姿矯健,步伐沉穩(wěn),往來穿梭,額間漸起薄汗,卻未有絲毫懈怠之意,蓋因深知體魄強健,方為諸事之根本,若無一具康健之軀,縱有滿腹經(jīng)綸,亦是枉然也。

    繼而往薛姨媽所居院子,恭敬請安。請安畢,便徑入書房,埋首于看書習(xí)字之事。

    其間,多著力于習(xí)字。只因薛蟠那手字,著實難登大雅之堂,不堪入目,故一日之中,大半光陰皆耗于練字之上。

    然于練字之暇,薛蟠亦未荒廢讀書,常覽之書,乃《四書五經(jīng)》也。初時,書中意旨,于他而言,大多晦澀難懂,猶如那云霧遮山,難窺全貌。然薛蟠當(dāng)下亦非急于應(yīng)試科舉,遂只懷一顆敬畏之心,先行記誦于心,暫不求甚解,只盼日積月累,日后能漸通其義,為學(xué)問精進筑牢根基耳。

    至夜,則復(fù)往請安,伴薛姨媽一同用膳,膳畢,再閱片刻書卷,便熄燈就寢矣。

    初時,薛蟠這般行徑,著實令薛姨媽驚愕不已,駭了一跳。常言道,知子莫若母,薛姨媽于薛蟠之性情,可謂了若指掌,往日那薛蟠,向來頑劣,怎會突生勤勉向?qū)W之心,此等變故,焉能不讓薛姨媽心生疑竇?

    實則,薛姨媽所慮非虛,若仍是那舊薛蟠,確難靜心治學(xué)。奈何如今之薛蟠,早已非昔日可比,只是此事,薛姨媽無從知曉罷了。

    待些許時日過去,薛姨媽見薛蟠竟未如往昔般外出肆意胡為,而是實實在在、一心不二地讀書學(xué)習(xí),不禁喜出望外,心內(nèi)暗謝祖宗庇佑、上蒼垂憐,只覺蒼天有眼,終讓這劣子回心轉(zhuǎn)意。

    此后,薛姨媽滿心歡喜,為薛蟠諸事操勞,每日皆親赴廚房,悉心叮囑下人,為薛蟠燉煮諸多滋補之物,盼其體魄康健,學(xué)業(yè)有成。真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其舐犢情深,令人動容也。

    誠所謂“壯士斷腕下狠手,浪子回頭金不換”,薛蟠此番轉(zhuǎn)變,于薛家而言,亦不失為一大幸事也。

    流光若金,富貴榮華之歲月最是易逝,而韶華勝景,卻宛如指尖流沙,難以挽留。眨眼間,夏去秋來,時節(jié)交替,往昔那處處繁花似錦、綠樹成蔭之景,如今已漸呈綠瘦紅稀之態(tài),微風(fēng)拂過,竟攜著絲絲涼意,悄然襲來。

    上一章 第七章 振家聲薛蟠立志 重生紅樓之薛蟠的另類人生最新章節(jié) 下一章 第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