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問了一句,知道這是自家閨女替人捎回去的家書,也就沒在說什么了。
這些年彭氏作為當家主母,沒少出去跟官眷們應(yīng)酬。
再說他們都是鑲白旗,耿家雖是包衣,與自家老爺卻也沒少打交道,彭氏對于耿家還是熟悉些的。
提起耿家,彭氏想起自己前兒聽來的消息,那耿家,仗著自家閨女入了雍貝勒府,這些時候沒少顯擺。
耿家老爺,也就是燕歸的阿瑪,這兩天正盤算著再納一門妾室進門。
一些官職或者身份地位低下的,已經(jīng)想著將閨女送到耿家來,以此好攀上關(guān)系,進而在胤禛面前也能露露臉什么的。
彭氏說起這些話,滿臉的不屑:“那些人還真以為只靠著耿家這個不入流的包衣,就能飛黃騰達了。正經(jīng)人家,誰愿意把自己的女兒送進去當妾?若不是皇命不可違,額娘只想把你留在身邊,以為問你許一門好人家?!?/p>
她說著,便忍不住又落了淚:“可憐你從此嫁入皇室,額娘便是想見你,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了。你若受了委屈,我和你阿瑪也沒辦法替你做主。”
彭氏越說越傷心,絮晚只能抽出帕子來給額娘擦淚。
“額娘這是做什么,咱們母女幾日不見,更應(yīng)該好好說說話兒才是。女兒這次回去,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額娘呢?!?/p>
絮晚說著,沒忍住也紅了眼眶。委屈巴巴的看著彭氏,大有一副額娘若是繼續(xù)哭,她便也忍不住要大哭了的模樣。
彭氏再多的不舍,也被絮晚這副耍寶的模樣沖淡了不少,只能再將絮晚摟在懷里,心肝寶貝的叫個不停。
不過是絮晚的幾個嫂子帶著侄兒侄女們過來見絮晚,眾人湊在一起說話,時間便一閃而過,很快便到了午時。
用午膳的時候,凌柱拎著自家閨女最愛吃的幾樣點心,還有一只會芳樓的燒雞和肘子,后頭跟著四個人高馬大,五大三粗的壯漢子回來。
“阿瑪!”絮晚看見自家阿瑪,眼前一亮,很是興奮的迎了上來。
凌柱笑瞇了眼睛,一邊兒應(yīng)著,順勢掏出了一塊兒蜜餞送到了絮晚嘴邊。
絮晚張嘴接過,笑的心滿意足。
她是凌柱和彭氏的老來女,是他們生了四個兒子之后,才終于迎來的小女兒。
這些年凌柱和彭氏真的是 將絮晚當成了自己的眼珠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四個兒子見著父母對小妹的偏心,也不覺得反而,反而一個個的都學(xué)會了阿瑪和額娘的態(tài)度,都將絮晚視作掌上明珠。
便是如今他們四個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了,回家的時候也不忘給絮晚帶些她喜歡的吃食或者新鮮罕見的小玩意。
至于幾個嫂子們會不會生氣嫉妒?絮晚出生的時候,大嫂跟二嫂都已經(jīng)嫁過來了,絮晚的年紀只比她最大的侄子大上兩三歲。
等到三嫂和四嫂嫁過來的時候,絮晚也還是蹲在地上玩兒泥巴的年紀,可以說絮晚是她們一塊兒看著長大的。
再加上絮晚并不恃寵生嬌 ,對幾個侄子侄女們也都照顧有加,所以嫂子們自然也不會跟這個孩子爭風(fēng)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