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小小的插曲并未影響整體的行徑。
戀愛后的日子,你早就料到。身處同一個城市,那么近,卻那么遠。
“我就說吧,承諾是很輕很輕的。”又一次,結(jié)束一天的忙碌課程后,你躺在操場的草坪上同好友聊天,“到現(xiàn)在,除了那封信和每天起床,吃飯,睡覺的消息,沒見過一次面。”
始終不放棄挖掘“竹馬”身份的好友彎腰,她一臉探究地看著你,“你是談了一個打卡機嗎?天天給你發(fā)信息就說這些,他做什么的???”
得知你和傾慕許久的竹馬在一起后,她的反應(yīng)比你還激動。雖然她從未見過他,對他的了解全來自你的口中,但是,只要你是開心的,她會比你更開心。
因此,在得知你們的相處模式后,最先擔(dān)心的人也是她。
“你確定他是認真的?可別是耍你玩,而且真的會有人對六年未見的兒時玩伴念念不忘嗎?告白了兩個多月才回復(fù),很難讓人相信誒,而且電話,好不正式的!再來說你們相處的方式,這正常嗎?還不如跟同學(xué)交流得多呢?”
她滔滔不絕地發(fā)表著自己的觀點,每一條疑問都精準(zhǔn)地踩在你的痛點上,你忍不住為她鼓掌,頻頻點頭,不愧是你的好朋友。
見你一副事不關(guān)己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她狠狠捏了一把你的臉頰肉,“我的老天!你怎么這么不在乎??!”
你仰頭望著滿臉寫著憤怒的好友,順著她的舉動憨憨笑笑,“當(dāng)然是因為喜歡他咯。”
因為喜歡,所以可以選擇性忽略,可以裝作不在意。
從小離家,獨自在外生活的樊振東,在某些方面的不安感,遠遠超過你。面對這段剛萌芽的感情,他并沒有自以為的那么自信,除了堅定對你的喜歡,其他的一切都讓他感到陌生。
來信中,他明確表露自己想告訴家人,朋友的想法,禮貌地征求你的同意,并附帶三條從不同角度出發(fā)的理由,言辭懇切,讓人難以拒絕。
“不可以,”這句話無疑給樊振東當(dāng)頭一棒,方才收到你來電的興致沖沖頓時消退,他張了張嘴,卻沒聲音,“現(xiàn)在還不行。”
“為,為什么?”
你相信,他不是不理解,只是一時無法接受。于是,像回到小時候,你變成他的角色,耐著性子給他解釋道。
“因為——”奈何你也不明不白,單憑直覺,可你不能告訴他這出于直覺,因此,“我不想?!?/p>
伴隨大大一聲震驚的“啊”,不知樊振東故意還是無意,電話掛斷了。
你先是一愣,短短三秒,連分手的場景都快腦補完,急促的鈴聲喚回了思緒?;呕艔垙埥悠?,你還沒張嘴發(fā)聲。
電話那頭鞭炮似的自顧自說了一連串,“我,我不小心按到的,不是故意的,也沒有別的情緒,自己也想清楚了,大概哈,目前還是好好比賽,好好訓(xùn)練,你放心,我絕對會成為奧運冠軍的!”
像是有人催促一般,他急切地想解釋清楚,但是,事情走向有些偏離了。
一番下來,你聽得云里霧里,不了解他話里話外的含義,應(yīng)和著幾聲“昂”,勉強磕絆地結(jié)束了對話。
奧運冠軍,和告不告訴父母、朋友有啥關(guān)系?
電話掛斷后,你望著泛黃的天花板,滿臉不解,揣測著他的腦回路,樊振東卻堅毅地投入到下一輪訓(xùn)練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