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節(jié)目組努力剪輯出來大家都很厲害的狀態(tài),但是觀眾還是看出來了,不管是臨床能力還是科研成果,袁依媚和其他人都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其他人目前還是醫(yī)學生的狀態(tài),但袁依媚,已經稱得上是一名準醫(yī)生了。
先導片的片段中,剪輯了很多醫(yī)學生們遇到挫折的內容,但是并沒有袁依媚的。
倒不是節(jié)目組不想剪輯進來這樣的內容,而是他們沒有錄制到這種素材。
袁依媚的實力,在觀察室的陶勇醫(yī)生已經作出了客觀的評價。
“目前的九位醫(yī)學生里,我以一個上級醫(yī)生的眼光來評價,雖然她現在因為學制的問題沒有規(guī)培證,但她的能力確實是一個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的醫(yī)生了。”
“其他的同學,目前還是一個很明顯的醫(yī)學生的狀態(tài),期待他們可以在節(jié)目里有所成長,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醫(yī)生?!?/p>
“但對這份offer的結果,我認為她可能不會參與這個offer的角逐,按她的這個簡歷以及面試表現出來的能力,包括她的上級醫(yī)生對她的培養(yǎng),她自己的意向求職地應該是很明確的?!?/p>
“這點,我想現場參與面試的幾位醫(yī)生肯定也能看得出來,所以我覺得他們最后進行offer的抉擇的時候肯定還是會從另外八位醫(yī)生里考慮?!?/p>
節(jié)目播出當時,袁依媚的這段面試就上了熱搜,包括她的每篇論文以及對應影響因子,就算有人酸溜溜地說,生信醫(yī)療影響因子就是高論文就是好水,也不得不承認,能攢出來這么多論文,她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是努力了的。
同時,節(jié)目組征得同意后,也放出了由袁依媚完整做下來的手術的愈合狀態(tài),必須承認,切口很漂亮,愈合后的疤痕和大家想象中的一條長長的蜈蚣狀疤痕完全不同。
所以,說她是頂級卷王,大部分觀眾還真沒有什么意見。
但,雙十一,也就是光棍節(jié)這天,袁依媚再上熱搜,是有別的原因的。
起因是知乎上的一個提問。
“offer第三季里,像袁依媚這樣的學生在協(xié)和是常態(tài)嗎?節(jié)目組是否有踩著其他醫(yī)學生給她造人設討好協(xié)和的嫌疑?”
里面有一個匿名用戶的回答,看起來似乎是認識袁依媚本人的。
[與其懷疑是不是她在被造人設,為什么不去看看他們的簡歷呢?醫(yī)學現在晉升通道就是很明確,要么你手術做得特別好,好到開創(chuàng)一個術式,有人愿意幫你寫論文,否則就是需要有過硬的論文,才能達到足夠晉升的條件。
況且,她也不是空有論文沒有臨床,不管是節(jié)目里還是節(jié)目外,她的臨床能力都超過其他人一大截吧?其他人連查個體的流程都不太熟悉,她現在都可以在上級醫(yī)生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一臺手術了,而且手術沒有出問題,患者有好評。
你要看節(jié)目里面表現的內容,她筆試第一名,96.5分,你看看其他人的筆試到底考了多少分呢?
而且,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可以說,哪怕是在協(xié)和八年制,她都是最優(yōu)秀的那一批次,屬于尖尖上的那么一個兩個。甚至是來協(xié)和的5+3+3培養(yǎng)出來的博士,能夠在剛畢業(yè)的時候比她優(yōu)秀的人都不多。
與其在這里酸她是不是造出來的人設,為什么不反思一下大學的時候到底是不是在虛度光陰。也是,對你們這樣的人而言,應該很難想象有人在實習的時候主動在沒班的白天和夜晚主動跑去急診科幫忙,就為了得到練習縫合的機會吧。
在協(xié)和看到過她的人,誰沒見過她的狀態(tài)?每次白班的時候精神飽滿得根本就不像前一天晚上在實驗室里做實驗的凌晨的人,大家不想要上級醫(yī)生能夠放手,讓我們有上手操作的機會嗎?為什么她有這個獨立上臺手術的機會,我們卻不會去酸她?因為她的努力配得上這樣的優(yōu)待啊。
如果你在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參與到協(xié)和的大查房,并且在那么多上級醫(yī)生的審視之下能夠鎮(zhèn)定地說出自己的分析,并且這個分析還是沒有錯誤的,相信也會有大主任對你青眼有加。
而且至少她從清華到協(xié)和的時候是有男朋友的,聽說兩個人感情還很好,后面因為她忙著實驗忙著臨床照顧病人直接跟男朋友分手了,一個這樣的狠人憑什么不能成功?。?/p>
高中生們也別覺得等你們大學的時候也能做到這個程度,我就說一句,她高中的時候,高二就參加了生物競賽,以第七名的成績進入了國家集訓隊,高三沒有參加直接提前自學醫(yī)學相關內容去了。
如果你確定能夠保送,有一個幾乎一年半的假期,你會用這個時間做什么?自己想一想,難道答案還不明確嗎?]
另外一個匿名回答,更像高中同學視角。
[說實話,真的很意外能看到自己的高中同學。
她應該是那種從小就目標很明確的人吧,其實我們學校不是特別擅長競賽的學校,沒記錯的話她當時應該是我們學校重金挖的競賽苗子,高中的時候和我們一起上課的時間并沒有那么多,但是她每次回來考試都是第一名,真的很強。
我們浙江應該也算競賽大家公認的強省吧,她能夠從我們學校這種根本沒有競賽資源的學校脫引而出比到國家集訓隊的水平,真的沒有競賽過的學生應該很難懂這個含金量。
對后面的學弟學妹來說,她應該也是那種一直活在老師嘴里的傳奇,聽說我們學校后面有請她回來給想搞生競的學弟學妹上過課,具體怎么樣不知道有沒有學弟學妹評價一下。
關于男朋友的問題,她男朋友是高中入學沒多久的時候就有的,反正我們眼里感情一直都很好,男朋友也很努力,后面保送了北京的研究生,但是最后不知道為什么分手了,這點也是我們周圍人都不理解的地方。
后面出來聚的時候我們都有旁敲側擊地問過到底這么好的兩個人為什么會分開,男方這邊的說法是她很好但是真的很遺憾,可能是自己沒辦法完全體會到她的精神世界。
女方這邊的說法就是全是她的問題,她沒辦法平衡好科研臨床和感情的平衡,面對患者的生離死別的時候堆積的太多的負面情緒加上沒辦法回應男朋友足夠的愛的負疚感要擊垮她了,分手是她活該的。
我們是不太理解的,但是聽上面回答形容,如果她是忙成了這個樣子的話,大概能理解一點了。
確實,兩個人都沒錯,可能有時候就是選擇的不同導致了相愛的兩個人最終走向了不同的兩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