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目播出時,節(jié)目錄制還沒有完全結束,即使以后還要一起錄制,袁依媚也沒有和一起參加錄制的所有素人醫(yī)學生保持聯(lián)系。
男生那邊,她基本上是一個好友都沒有加,微博也沒有互關。
女生這邊,她只和同樣在做博后的劉暢進行了互關,但沒加好友,同時也沒有和另外一個女生互關。
一起錄制的時候,袁依媚不怎么聊自己的學術成就,她科室和其他人也不一樣,節(jié)目錄制的過程其他人對她面臨的考驗相對也沒那么清楚。
節(jié)目這時候已經進行了合作考核內容的錄制,然而袁依媚和他們相比不管是臨床經驗還是相關經歷都不在一個量級,團隊基本上由她進行了主導。
其他人連本科室相關的診斷內容都不能說完全準備,最后的總結診斷以及匯報都是袁依媚完成的,可以說就是她在操控同組的其他人完成任務。
所以,他們就更默認袁依媚在臨床上極為擅長,這也和協(xié)和一貫以來的外部形象十分符合。
等到今天節(jié)目播出的時候,看到袁依媚的簡歷以及面試內容,其他人都驚呆了。
當然,沒人會直愣愣地發(fā)出來問她,你論文怎么這么多。
所有參與過錄制的醫(yī)學生都在的大群里,多次考核時和她一個組過,算是男生里和她最熟的李不言在大家把面試篇的內容都聊得差不多后,單獨@了一直沒出來說話的袁依媚。
李不言:@袁依媚,依媚,之前都沒問過你,你當時是怎么決定來參加節(jié)目的?
袁依媚看到的時候是她從醫(yī)院去實驗室的路上,這時候已經有一連串的新消息把這條刷了過去,她跳轉定位到這條,然后進行了引用回復。
袁依媚:報名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有人給我報了名,后面節(jié)目組聯(lián)系了我,我自己就是浙江人,如果不能留本院也回考慮回老家,覺得提前了解一下浙大體系的附院大致生態(tài)還挺重要的,所以就決定來了。
袁依媚:其實北大系一個附院也有人本來是要來的,聽說他們那邊權衡以后覺得上節(jié)目收益不太可控,所以最后就沒有批。
群里沒人回消息,但微信卻跳出來了兩條好友申請。
湘雅系的兩個人。
袁依媚思考了一下,還是加上了兩人。
李不言:你論文那么好,還會擔心自己留不下來嗎?
袁依媚:博后保持工作內容的話,出站留院是能留的,但是能留的科室沒有保證。我肯定還是傾向于協(xié)和的乳外或者基本外科的甲外方向,但這兩個都能算偏熱門的科室,很容易出意外,這點你在你們院應該也見過吧。
李不言發(fā)了個表情包過來。
李不言:那我們這邊意外估計只會比你們那邊更多。
李不言:你導師呢?
袁依媚:我導不是科主任,更不是院士,碰到意外也只能勸我想開點。
袁依媚:不過現(xiàn)在說這些還早,如果我這三年能弄出來個面上或者發(fā)篇大N之類,碰到意外也不會意外到我身上了。